品牌經理與行銷經理何異?又與產品經理何異呢?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筆者藉這個機會談一談這一個主題,試著講述我的觀點,讓大家討論討論,交流交流。
就筆者了解,台灣有品牌經理的企業可說是少之又少。許多美其名稱為品牌經理(BM)的本土大企業或外商企業,骨子裡常常還是產品經理或行銷經理。這與台灣的產業發展有相當大的關係,這是組織心態的問題(organizational mindset)。品牌經理這個職稱是從外商而來,主要是在管理品牌資產(brand equity)。最有名的品牌經理的公司應該就是寶僑(P&G)與英商聯合利華(Unilever)公司了。這兩家企業可以說是品牌經理制度的濫觴。讀者若在平常接觸到台灣企業的品牌經理(brand manager),很可能是僅有名稱但是工作內容卻是傳統的行銷經理做的事情。傳統台灣行銷經理做的事情比較像是『推廣工作』(promotion):做做美工、廣告、把印刷品做得美美的;要不就是行銷加業務:除了要做美工之外,還要去接單接生意。這就是傳統台灣在代工業經濟體下的行銷經理(marketing manager or sales manager)。或許可說是業務經理+美工。
另一種名稱就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是高科技業(i.e.,半導體、製藥業)在代工體系下的名稱,但也不是品牌經理:比較像是技術經理+業務經理+美工的結合體。這群產品經理通常是技術背景出身,需要去做technical sales,偶而也要去接觸廣告工作室,但仍然以技術或說銷售為主。這是最常看到的台灣的產品經理模式(product manager)。但是這些都不是品牌經理的工作內容。
品牌經理的工作簡單說來就是在創造與管理品牌資產(creat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品牌資產的來源就是顧客(consumers)。所以在品牌大師K.Keller的解釋就是: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顧客導向的品牌資產)。最強勢的品牌勢必有非常多的品牌聯想(brand association),例如可口可樂,Jordon。最好的品牌經理就是讓品牌資產極大化,讓品牌永遠在最健康的狀態,使之具有長期的競爭力(long-term competitiveness)。所以品牌經理與產品經理不同,也與台灣所謂的行銷經理不同,在工作內容上非常不相同。
為何台灣沒有強大的品牌?或許我們可以說沒有品牌正確的觀念(branding concept),當然也不可能對品牌經理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期待,更不可能有品牌經理制度的產生與傳承。企業錯誤的期待通常會謀殺了一個有潛力的品牌經理(因為他們期待他成為的是傳統的以技術為主的產品經理或是以銷售為主的行銷經理)。這樣的環境對於一個以品牌為職志的品牌人是一種極大的痛苦。台灣傳統的代工體系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代工體系注重的是技術與製造(所以有產品經理);代工體系下接單就變成很重要(所以有接單的行銷經理,事實上是銷售經理)。
台灣從沒有過品牌經濟(no economy of brand ever)。品牌注重的是個人化(individual)、有選擇性(choices)、消費深度的經驗(experience)、感動(movement)、非制式的(non-standard),品牌要的是消費者的感受(consumers’ perceptions),而非產品本身(product itself),也非僅僅販賣(pushing & selling)本身(這些都注重規模經濟: the scale of economy);品牌管理的是中長期的競爭力,注重的是質(qualitative),而非量(quantity)。品牌經理與行銷經理、產品經理有相當大的差異,不只在概念上,甚至在內容上面也都大異其趣。台灣在轉型為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經濟體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是否會有更多的品牌經理出現,而非傳統代工體系的行銷經理或產品經理了!
風格品牌要向產品經理說NO,向品牌經理說YES。新經濟也要迎向品牌經理BM, say goodbye to PM and MM(marketing mana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