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台灣的品牌競爭力:成長背後的隱憂(引自劉維公副教授)

筆者註: 劉維公副教授是社會方面學者,常從社會學的觀點看,特別是美學的觀點,我們認為這篇文章真的寫的不錯!


為了瞭解台灣企業的品牌發展狀態,經濟部國貿局在二00三年引進國際知名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的品牌價值調查方式,每年持續針對台灣企業的品牌價值進行調查。根據Interbrand二00七年的調查結果,台灣二十大國際品牌的價值總計為88.44億美元(約新台幣2,770億元),三年之內成長了23%。此一數據顯示,台灣企業在品牌的發展上不斷在進步,持續增強其成長的能量。
然而,現今全球的品牌競爭相當的激烈,台灣的品牌想要追上世界的發展腳步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Coca-Cola是Interbrand二00七年「全球一百大品牌」(the 100 Best Global Brands)的第一名,其品牌價值高達653.24億美元,而第一百名Hertz的品牌價值則是30.26億美元。相對地,台灣第一大國際品牌華碩(ASUS)的品牌價值卻僅僅是11.96億美元,在全球的品牌版圖上,台灣的品牌表現目前顯然尚未達到國際的競爭水準。

品牌的競爭已經成為台灣企業無法逃避的戰役。在今日,市場的利基不再只是決定於產品功能的大小或是價格的高低,品牌的強弱也是關鍵的決定因素。品牌價值越強大的企業,越能夠在同業中建立其無法超越的競爭優勢。代表性的例子不勝枚舉,Apple、Starbucks、Nokia、Nike、Ikea等國際知名企業,充分運用品牌的功效,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仔細考察台灣的品牌發展過程,一些偏差的思維與作法,是導致其發展仍然達不到國際競爭水準的主要原因。第一項偏差是,品牌的經營偏重於提高知名度而非創造生活訴求。台灣的企業往往認為知名度越高,表示品牌價值越高。所以,其品牌的打造方式就是舉辦大型的行銷活動、要求產品的媒體露出成效。然而,品牌的發展根基並非建立在於企業是否具有廣大的知名度,而是其是否提出讓消費者能夠感動的生活訴求。事實上,品牌的力量是讓消費者相信,其能夠為他們帶來好的生活、美的生活、優的生活。品牌賣的不是產品,而是生活方式。品牌的競爭是生活方式的競爭。

第二項偏差是,品牌的經營偏重於短期效應而非長期效應。台灣的企業往往把品牌當作是行銷工具,而不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對多數台灣企業而言,品牌的打造方式就是形象的包裝、產品的美化等著重表面功夫的作法。這些捨本逐末的作法讓台灣的品牌體質相當脆弱,經不起時間嚴格的考驗。真正的品牌價值則是必須仰賴大量的創意與創新,從產品的研發到消費者的服務,為品牌進行完整的規劃工作,以優質的產品與內容贏得消費者的認同。唯有在穩固的基礎下,品牌的價值才能夠可長可久的持續存在。

第三項偏差是,品牌的經營偏重於產品的價格而非產品的創新。台灣的企業往往認為,品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提高產品的價格,為企業帶來豐富的利潤。此一狹隘的品牌觀往往只是以「加法」的角度,亦即增加的產品價格,去擬定品牌的經營策略。然而,更高階的品牌經營策略則是「乘法」的作為。企業應該充分運用品牌資產,跟其他企業合作,進行異業結合(亦即乘法的運作模式),開發新的產品,提供消費者新的體驗,創造更大的獲利條件。品牌價值越高,企業具有更多元的產品開發資源。

由於長久以來習慣代工的國際產業分工角色,品牌價值的打造並非是台灣所擅長的發展項目。然而,面對產業結構的轉型、新興國家的競爭等生存的壓力,如何創造與維護品牌的價值,是台灣新世紀經濟的重大挑戰。我們往往只注意到搶奪代工訂單的慘烈廝殺,事實上,品牌的競爭為台灣企業所帶來的影響更為巨大。因為在這場戰役上,勝利的一方將能夠掌握到國際產業分工的領導權,擺脫被支配的地位。台灣需要企業與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與心力,以正確的思維與作為,去推動品牌價值的發展。

※作者簡介: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