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詹偉雄:製造業台灣 一部「醜」的精神史 (文章轉貼)

筆者註: 這是一篇文章分享,品牌的經濟某個程度上需要向美學經濟說yes,向製造業say goodbye。沒錯!


台灣目前最大的挑戰,並不是經濟成長趨緩,也並非政治不夠清明,而是台灣實在太醜了。


一個政治人物有了洗錢的嫌疑,整個社會都亢奮起來,現今反對他的人,和當年支持他的人,懷抱著的都是同樣的直接情緒,吼叫的聲音和憤恨的內心間,一根腸子通到底,總是少了一些知性的反思來做緩衝。

違章建築蔓延 到處搶車道

事實上,這樣直接而明白地表露內心世界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在政治意見這個場域,它同時也貫穿休閒生活、物質抉擇、家室安排,甚或集體認同建立的過程(譬如奧運棒球中華隊出戰美國隊時,那些淒厲地要求陳金鋒打全壘打的呼喊)。廿年來,KTV風靡全台,但如果你仔細聆聽,每個包廂的歌聲多半荒腔走板、令人不忍卒聽,然而陶醉中的唱者卻往往渾然不覺,這種旁若無人的粗野,當然也表現在違章建築的肆意蔓延、大樓外側冷氣管線張牙舞爪,還有無處不在的搶車道、爭風吃醋和各類嗆聲。

當社會大多數人的人生都聽從那「動物性的衝動」,知性的反思自然不可得,而少了這反思,我們的社會生活與心靈風景就沒有退縮方可得見的層次感,當然,也不會有鳥瞰大局、超越性的「洞見意識」;舉目四望,當生活中只有立刻滿足的行動主義,我們的語言舉止、對空間和物質的安排、身體的運動和展演,自然就不會美麗起來。

進入工作場所 靜謐有效率

然而,我們也同時發現:上一刻仍在街上橫衝直撞、捨我其誰、勇敢嗆聲的台灣人,一旦進了自己的工作場所,立刻地,他的武勇便不見了,他開始呼吸勻稱起來、靜謐而有效率地做完該有的SOP││自願地融入公司或工廠這個大家庭。長期觀察這高反差的現象,我慢慢發現:原來,台灣製造業的發展,竟是「醜之台灣」的內在根源。

所有的生產形式裡,體力勞動總帶著最邪惡的印記,因為環繞著工廠這一集體性組織而形成的生產過程中,工作者必須泯除自己對工作的主導權,而把自己的身體完全託付給管理者;工廠為了達到最高效率,天生的,就必須不帶感情地把人當成機器一樣看待,施加以精準而不含糊的控管。不管是工作者還是工廠老闆,產品(或工作)都不是他們生命樂趣的來源,而只是換取貨幣的手段。

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日復一日裝填著心理壓抑與創傷,也追尋著高快感的抒發宣洩氣口,既然日常生活滿溢著的,都是這般「武勇思緒」,那身邊的各種物質自然不能給你多大啟迪;反之,我們對物質所施為的,則是各式恣意的擺布、過量的消費(例如不在乎味覺的吃到飽餐廳)、炫耀物質最粗淺的象徵符號(例如開三叉戟標誌的黑頭車)、或透過對物質不問意義的放肆支配(富商總是要拿XO乾杯拚酒),來彰顯自我瞬間自由的無上快感。

醜之台灣 該走回歷史去

當然,這種權力對抗性的解釋,並不能完全解釋全部的台灣製造業(台南的奇美實業與台南幫,曾經創造出有韻味的合作式勞資關係。筆者註:現在已經不是了)成長歷程,但毋寧的,它相當有力地詮釋了戰後台灣經濟奇蹟的社會集體心理圖像:人們為了擺脫貧窮、追求經濟自由,而終究犧牲了與社會萬物間得以細緻對話、沉思意義的從容相處可能,而僅能委身在一種緊張壓抑與即刻發洩的循環中,自始──拚經濟便是不太能和溫良恭儉讓相容的。

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應該會對「醜台灣」這個歷史事實有更多的同情,也會對台灣政治、經濟、企業的世代交替寄予無限期望──「製造業台灣」已經完成歷史任務,現在,是應該走回歷史中去的時候了……。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消費新行為、品牌新視野、行銷新世界


若讀者常常看我們的部落格必定察覺到這個新的標題:『消費新行為、品牌新視野、行銷新世界』。是的,這是我們最近修改的一句話。這句話除了與各位讀者分享之外,也做為筆者的一個新的努力方向。為什麼呢?這也就是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希望在解釋的過程中間若有不清楚之處也不要太苛責筆者,因為也就像是我在文章前頭所說的:這是我個一個努力的新方向以及目標。既然是目標就表示尚待努力。

這句話也代表了筆者的說是行銷視野吧!筆者認知的行銷的重點(main point)以及未來的方向。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他的「行銷是甚麼」這本書序中也說過:行銷在未來的十年內會與你現在學的完全不同,行銷學會徹底被改寫(P32)。所以在這個轉變中間,勢必有些新的轉變的因子(factor),讓行銷的世界變得很不同。當然這些在Kotler的書中就有提到一些:網路行銷、數位經濟….等等。

筆者著重的就是『消費行為的改變』。在行銷學中,特別是現代的行銷學,消費者行為已經幾乎成為行銷學非常核心的部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影響到企業的決策(台灣可能還沒有)。所以在一個消費夠成熟的市場,消費者的重要性已經到達企業必須將消費者列入企業的最重要決策當中(讀者可以看看貴公司做重要決策的時候想到消費者的比例有多高?)。消費者的行為改變表示企業也必須隨著轉變,而消費者的行為是非常多元的(diversified)。我們認為消費者的新行為是觸動未來行銷的重要關鍵之一。故以「消費新行為」做為標題的起點(starting point)。

而消費者是品牌的中心。在漸漸成熟的市場(mature market),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可能企業會逐漸發現「有價值的品牌」才會是未來企業運作的重點。無法擁有品牌(也就是擁有消費者的心)的企業可能都必須被逐出市場。據了解,一個成熟性的市場僅有前三名的企業才能存活。讀者可以看看台灣這個逐漸成熟的市場是不是這樣,是不是無法進入前三名的企業就很有危機?這是很清楚的!所以消費行為的改變就是做品牌的企業最佳的機會點(opportunity)。隨著消費行為的改變,夠顧客導向的企業(customer-oriented)就會視為一個機會點,讓自已的品牌更成為消費者心嚮往之的品牌。消費行為的改變造就了一個機會點,一個品牌新視野的機會點。所以是『消費新行為,品牌新視野』。

品牌是企業未來競爭重要的關鍵,也會是在行銷領域的重點。夠顧客導向的企業在品牌獲得「新視野」(new vision)之後,必定會面對到行銷的新的全新世界(new world)挑戰。這時企業的行銷視野完全不同,進入一個筆者比喻為「自我挑戰」(self-challenging)的境界。或許讀者要形容為「藍海」(blue ocean)也可以接受。這一切未來可期待的行銷新世界就筆者「眼力能及之處」是因為消費者行為轉變所帶來,也唯有注重消費者行為轉變的經濟體才能讓品牌這件事更被重視,市場(market)更趨成熟,相對的經濟也會更繁榮,這些都是連鎖的效應。筆者衷心希望台灣未來的企業與經濟體能朝這個正面方向(positive)發展,是全民之福,也是企業之福,更是國家之福。讀者您覺得呢?未來的行銷又會是何種光景?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評論︰麥香奶茶漲價50%



筆者註: 我們在幾年之後看看這個牌子吧!

奶茶將從NT17漲到NT25(漲幅高達50%),從各個媒體都相繼報導,連筆者也參一腳,品牌對社會的影響力可謂很大,單單一個品牌就這麼勞師動眾,所以大的品牌(mega brand)怎可能說沒有社會責任呢(social responsibility)?

今天(10/24)在中國時報副刊看到中國時報採訪中心副主任呂紹偉先生的文章:『漲價,合理嗎?』。首先我先說一下筆者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腦海中似乎浮現過去熟悉某某人的語調(雷同?),與呂先生過去的筆觸不太一樣(這難道又是新聞置入嗎?)。

這則評論說道︰"難道消費者就如此可憐、無助的任憑廠商宰割嗎?可能是─如果消費者都「賤兮兮」的,廠商漲價、賣爛東西,消費者通通埋單,當然就別寄望廠商有啥善意回應。罵超商咖啡不該漲五元,但自己還是天天報到購買─那就是告訴廠商說:我埋單,廠商當然不理你。 但消費者也可以很有力量─其實這就是消費者運動的真諦─消費者團結起來,向廠商抗議、拒買,最好讓廠商感受到要去「喝西北風」的危機,自然會有善意的回應。網路發起的拒喝活動是一種不錯的型態,但力量顯然小到沒人當一回事.... (請參考全文)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02400390.html

顯然呂先生純粹站在『財務』& 『供需平衡』經濟學的角度在看品牌事業,這種方式是從大宗商品(commodity)看品牌事業的錯誤評論。顯然呂先生對於品牌(branding)不甚了解。品牌事業是一個長期的事業急功近利是最大的致命傷但顯然這個大品牌犯了這一個致命錯誤。品牌事業注重的是長期的競爭力,注重的是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relationships),是讓消費者覺得你對他很重要,願意主動掏出錢來消費(例如Apple與消費者的關係),而不是利用大環境的變化控制消費者的荷包的這種關係(控制大環境,讓消費者無法選擇通常是通路的做法),所以我們說品牌與通路本質上是衝突的這種控制消費者的關係在品牌管理上面是犯了一個大忌。

文中利用Apple的例子來說明何謂合理的價格,這也是一種錯誤。Apple的例子與麥香截然不同。如同筆者提到︰Apple是消費者主動認為他們屬於(community)這個品牌的一份子,所以心甘情願付出這個價格;麥香的操作顯得粗糙又不專業,這個漲價(特別是三大廠商一起)等於讓消費者被動的,非自願的掏出(如果仍要買)錢來購買。筆者要說的是︰這種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天差地遠,用Apple比喻麥香是落入錯誤對比。筆者是研究品牌與消費者關係的(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 CBR),有責任提出這種對於品牌事業的認知錯誤,而誤導大眾的評論。而這種錯誤居然發生在這麼大的品牌上(可見台灣小品牌機會很多)。

急功近利是不是在做品牌,是把自己漸漸變成可有可無的產品而已,而麥香就犯了急功近利的錯誤。把一個可以發展到百年的品牌在短期內就要榨出利潤(profit),進而可能而斷送了一個辛苦耕耘40年的品牌。(筆者註解:這是一個純粹以財務觀點來運作的方式,是不懂品牌的外行人所導致的)。

這個品牌(Mega Brand)背負著過去台灣人40年的捧場與記憶,這是消費者給予這個品牌的,不是這個品牌給予消費者的。在市場機制而言,當然可以調價;但就一個品牌事業的經營角度,這是一個不智的決策;致命的錯誤(除非該品牌已經放棄經營品牌,朝通路經營)。品牌管理是長期的,當然,這個影響短期看不出來,財務報表或股價甚至可以看到很驚人的表現,經理人可能被賦予"經營之神"的美譽。但是,接下來10年的品牌經營呢?接棒的人怎麼辦?一失足可能成千古恨!

品牌是長期的、動態的,這個品牌操作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教訓。看到現在漲價50%的新聞,再看看這幾年麥香的廣告操作,說『原來我們這麼近』。從這個廣告口號(slogan)再看到現在的脫序演出,筆者真認為當初何必花這種巨額廣告費呢?現在看來有點自打嘴巴!

行文至此,可見品牌對於社會影響會越來越大,筆者要鼓吹台灣社會可接受品牌像電影、小說..等等建立評論制度,如此一來,讓好的品牌&廣告都能夠冒出頭,才是消費者與整體社會之福氣。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行銷已死The End of Marketing?

為何談到這一個問題?行銷不是運作的很好嗎?怎會有危機呢?每家公司不都說他們是行銷顧客導向(customer-oriented)嗎? 坦白說,這是一個在行銷領域工作10多來年實務工作者的反思。問題看似模糊,卻又很清楚。

一直都有這樣的疑問。很幸運的,在2005年10月份行銷的重量級學術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中得到了證實,反應美國的行銷實務界已經有如此的危機,讓筆者覺得個人的直覺可能有些參考性。文中提到:行銷在於一般實務界公司漸漸失去了位置,特別在董事會。為何產生這樣的狀況?因為目前的行銷工作者常常過分強調短期戰術性的工作(tactics),如廣告、促銷、活動、降價等,而忽略了原先希望的長期性策略規劃(long term planning)。因此行銷被一般人認為是耍花槍,浪費錢,像燦爛的煙花,是純粹一種美感,而非一種策略。這是目前行銷給人最大的誤解,也是筆者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就像一位行銷實務前輩所提的:行銷不只是know what,更是know why以及know how。行銷工作何其多,在有限的資源之下,為何要採取這樣工具,一個好的行銷人必須能知道why and how。行銷人人都能做,但是就像一門專業(profession)一般,有人能做完,有人可能做對,更有人能做好或更好。表面看來都做了,但只有內行人才能看到門道。這是境界上的不同。換言之,越到高段越是「從細微處定卓越」。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進行理論上的反思。過去的行銷理論真正可以被實務界所採用的基本上只有所謂的「4P」(產品、通路、價格、推廣)。然而,4P也可以說是一種取巧式的方式,而非一種整合式、戰略式的模式。也就是說,4P適合一般行銷人員(基本上適合在基層以及中階主管)方便了解的一種工具。但是,作為一個以至高點思考的高階主管而言,4P卻可能是一種缺乏戰略式、全觀性的、過於簡單(over-simplified)的思考模式。


那現有的行銷應該如何修正呢?個人認為需要加入戰略性的思惟。理論上而言,行銷領域必須加入新的元素,而非在現有子領域(sub-field)中去深根,而是必須跨領域的去探索;實務上而言,行銷人員必須到不同單位歷練,更去思考戰略性的問題,站在至高點去規劃行銷策略,其實4P只不過是一種在戰略層次下的執行以及展開,在戰略面(strategy)不清楚之下的4P都會是很危險的。


唯有將行銷功能性取向(function-oriented)引導到策略導向(strategy-oriented)行銷才能在企業中立足。您覺得呢? 希望您來信分享討論,謝謝。


最後與您分享行銷大師Philip Kotler在歐洲的論壇演說,其中就談到品牌的概念。他說:品牌就是一種承諾(promise),一種企業對於客戶的承諾,企業所有的作為,包含logo,產品...等等都是為了實現這個承諾,這就是品牌。I just cannot agree more。這就是商學院所說的品牌,並不是只是外在的logo,design,它是一種企業的策略,這種策略是要貫穿整個企業的,那怕是產品,logistics,service...全部都須到位.每家企業的承諾不同,也會造就不同的企業,再也不像是OEM一樣,每家企業都是往低成本去競爭。所以有品牌的世界會更尊重多元化。Agree? 請欣賞下面的youtube:


一篇不錯的國際行銷文章 (取自於悅智全球顧問)

咨柏品牌註: 我們也會分享部分我們認為不錯的文章, 這篇是有關國際行銷的文章(其中也有談到全球品牌的概念).Enjoy...

「全球化」的議題,從幾十年前人們可以搭乘輪船、飛機等愈來愈便捷的交通工具到世界各地開始,便持續發燒,直到今日,隨著衛星及網際網路的發展,全球化對地球村中每一份子的影響更是無遠弗屆。舉個例子來說,當您到英國出差時,不難發現您身上穿的衣服是來自義大利的品牌,看到的電視新聞是英國人製播的BBC,正在品味的是買自美國知名咖啡連鎖店Starbucks的卡布其諾,使用的筆記型電腦是由台灣廠商代工、大陸工廠製造的美國品牌IBM,正在瀏覽的網站是您日本合作夥伴的公司網頁。全球化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捬拾皆是,由此可見一般。

對於企業而言,全球化更為企業營運帶來挑戰。以我們身上穿的衣服為例,衣服的布料可能來自土耳其,在印度染色,配上來自日本的拉鍊,於越南製造,最後打上義大利的品牌於全世界各大都市銷售。這意謂著一個產品從研發、設計、製造以至於送到最終顧客手上的過程中,面對著來自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及通路,因此一個企業必須很清楚地知道其在整個供應鍊中,帶給顧客最重要的價值為何,有些企業擅長製造,有些企業擅長通路運疇,有些企業擅於品牌行銷,有些企業則著重於整合的能力。也就是說,企業要在全球化的腳步中成功,勢必要先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掌握企業本身的優勢,配合當地環境存在的機會,對產品做一最佳的定位,這一連串的過程中,必須有優良的國際人才管理做為根基。

全球這麼多大大小小的企業,每個企業無不積極將觸角拓展到世界各地,然而全球知名的企業或品牌,他們得以在眾多企業、品牌中成功脫穎而出,可從他們進行國際行銷的過程中,看出他們皆展現了以下的決心:

1. 建立以行銷為導向的組織型態

首先,必須建立以行銷為導向的組織型態。所謂的行銷導向是指企業的許多決策不能只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出發,只考慮績效的評估、成本的最小化、員工滿意度的提升等等,更重要的應該是將焦點放在企業外部,強調對顧客、市場以及競爭者有深刻的了解,知道顧客想要什麼,應該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以滿足市場上未被滿足的需求。為了將企業導向行銷為主,企業的組織結構必須有所調整,無論是人員的激勵、獎酬,整個人力資源管理的制度,都應該設計到讓企業由上而下都能將顧客與市場擺在第一位,同時要讓全體員工體認到,行銷不僅僅是行銷部門或業務部門的事,而是全公司每一份子的責任。

以下我們分別就顧客面、競爭面以及市場面提出建議。

l 顧客面—選擇目標顧客,了解目標顧客

以顧客價值而言,既有顧客的服務與滿意度甚至較開發新客戶更為重要,統計上而言,創造一個新顧客所需的成本是維持一個既有顧客所需成本的5倍;另一方面,透過既有客戶屬性與採購行為的分析,對於目標客戶群能有更深的了解,對於市場開發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既然是國際行銷,面對的顧客不再是本土顧客而已,因此企業除了了解本土顧客的需求外,更應該深入研究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經濟環境的條件下,顧客的生活型態與需求有何差異,企業同時應思考本身的產品與服務,對不同地區的顧客所提供的價值主張是什麼,針對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與特性,擬定最適合的行銷策略。

與行銷導向相對應的是以製造為導向,也就是過去台灣許多企業所採用的模式,這類型企業講求的是成本最小化、產品品質的提升、盡可能縮短交貨時間,他們在意的是上游廠商的要求,而不是終端產品使用者的聲音,這使得當企業要轉型為行銷導向時,如何跨越代工思維模式,直接了解終端顧客的需求,是一個極待努力的方向。了解顧客需求,除了仰賴市場調查或是消費者研究之外,賦予企業內各部門包括研究發展、行銷業務、顧客服務、甚至行政部門每一名員工,觀察市場與了解顧客的責任與訓練,往往可以有意外的收穫。

l 競爭面—競爭力分析,找出企業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的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環在於對競爭者的了解。首先,在進入市場前就必須清楚知道市場上存在哪些競爭者,其中,哪些是直接的?哪些又是比較間接的?這些競爭者各具備有什麼樣的核心能力?他們的組織結構為何?現有的顧客有哪些?採行什麼樣的策略?市場上對他們的評價為何?他們所塑造出來的產品形象為何?通路又是如何佈局的呢?務必要隨時掌握競爭者的動態,了解整個國際市場上的競爭狀態,虛心地做好競爭力分析。

關於競爭者的資料,除了市場的公開資訊外,可以進一步透過通路商或是顧客端了解競爭者的做法,亦可以委託企業外部的顧問公司進行第一線資料的搜集與分析,並與企業本身之競爭力比較,強化自己的優勢且避開弱勢,發展短、中、長期之競爭策略。學術界與實務界有許多競爭力分析之系統性做法,如五力分析,SWOT分析,BCG model,競爭策略地圖等等,皆可善加利用。
l 市場面—找到對的市場,而非熟悉的市場

企業在發展新產品或服務前,必須掌握市場面量化與質化的資料,以系統性的方式來取得所需資料,從現有的市場規模為何、各家廠商的市場佔有率是多少,到對於未來市場的預估,成長性的預測,以及全球市場上技術與產品的發展趨勢,組織中都應有良好的機制,能夠在中長期的企業營運規劃中做好所有相關的環境掃描,使每個部門對外在環境有充份地掌握,進而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制定最適當之行銷組合。

企業對於市場的了解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其中一個基本前題常為企業所忽視,那就是市場不應該被視為完全一樣,它應該被有意義的區分為數個影響企業行銷策略、通路佈局、定價、溝通、促銷等等實務運作的「市場區隔」。在每一個市場區隔中,主導的目標顧客群不同,需求與生活型態不同,採購行為不同,甚至企業所面對的競爭者在不同市場區隔之間皆不相同,因此,企業的營運及行銷策略,很難能夠「一招半式闖江湖」,而是因應不同市場區隔而有所調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對於目標市場的選擇往往陷於某種迷思,那就是有意忽略不熟悉的市場區隔,而將所有資源投注在營運團隊原本即熟悉的市場上。這種忽略客觀資料分析與專業判斷,而以主觀情感或是保守心態所制定的行銷策略,往往會在面對國際間殘酷的競爭中遭遇挫敗,值得企業借鏡。

在悅智公司所接觸的顧問專案當中,我們發現許多客戶普遍存在下列共同的問題,也就是當一個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市場或某個區域市場已經有相當成功的經驗之後,想要進軍國際,在策略的考量及執行上都有非常多的疑惑,包括是否要到當地設置據點或營運組織?應該與哪些廠商合作?行銷通路如何佈建等等。為協助客戶成功行銷國際,悅智公司通常會採取以下的做法:

原有經驗的剖析

首先,我們會對客戶在原有市場的營運模式、成功經驗予以剖析,做一完整的了解。從成功經驗中,我們會歸納出包含各個面向的關鍵成功因素,如其產品特色、服務模式、通路策略、行銷溝通、組織效能等各方面採行何種具競爭力之策略與做法;另一方面,悅智公司也會分析客戶在原有市場的發展歷程中曾經遭遇的障礙與挑戰,以及組織之因應。

新市場之研究與分析

悅智公司以專業的市場研究,協助客戶了解在新市場的政經法律、社會文化、技術支援、基礎建設等總體環境條件或限制下存在哪些機會與威脅;此外,當地市場規模、市場成熟度、市場趨勢、顧客需求與購買行為、競爭態勢、潛在進入者的威脅、上下游生態等個體環境面向亦是研究的重點。透過上述分析,客戶可以很清楚知道在新市場要成功必須有哪些關鍵因素配合,這將有助於後續策略及戰術的建立。

通路夥伴、上下游廠商陪同拜訪

從事市場研究的同時,悅智公司將代為安排,並且與客戶一同拜訪當地之廠商,包括上下游、通路等各個同業或異業可能合作的策略夥伴,聽取他們的實務經驗,多方討論市場可行性與成功機率,以及未來合作機會、合作模式的探討。若一切順利進展,悅智將更進一步地協助客戶做市場測試〈Market test〉,讓客戶在大量投資前,先行試探消費者、市場與競爭者對於一個外來者提供新產品、新服務的反應,將風險減至最低。悅智公司鼓勵顧客承擔客觀評估過的風險,而不是盲目地承受無法控制的風險。

提供策略性建議

最後,悅智公司將提供顧客整合型之策略建議,包括建立策略聯盟、建置營運據點、發展行銷通路、以及人力資源制度之規劃與人才培訓計畫等各大方向。悅智公司除了針對客戶特定的需求提供建議外,我們也同時與客戶分享其他企業成功的個案,以做為標竿學習。

前一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企業進行國際行銷之首要步驟:建立以行銷為導向的組織型態。悅智全球顧問公司分別從顧客面、競爭面、以及市場面,探討企業全體同仁積極參與行銷工作的重要,幫助企業由製造或生產為主,轉型為以行銷為導向之組織。接下來,悅智公司將再進一步討論企業進行國際行銷時,其他重要的過程。

最高領導與管理階層的全力支持

企業要發展國際行銷很重要的前提是必須得到最高領導者與管理階級的全力支持與配合。以企業領導者而言,必須要有堅強的決心與毅力,對企業的前景有高瞻遠矚的遠見〈vision〉,並且有長期投資、永續經營的策略思維;而對於管理階層來說,高效能的執行力則是企業能否成功行銷國際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績效指標—短期與長期兼顧

過去台灣的企業多是以製造為導向,在提高製造良率以及提高生產量方面累積了相當多的成功經驗,對於提高經營績效的努力很多是投資在更新生產設備、加強生產線人員的訓練,強化進料、生產、包裝、到出貨中每個環節的品質檢驗,以便收短時間內提高產品良率,提升效率之成效。然而在企業逐漸轉型為行銷導向的今日,企業成功的衡量標準應更為多元,尤其應導入更多長期的績效指標如品牌價值、顧客價值、策略聯盟、品牌延伸等。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獲致成功,往往必須要有長久的耕耘才有豐碩的果實,正因如此,領導階層的決心與毅力格外重要,絕不能因為短期效果不易顯現就半途而廢,改變策略方向。

致勝秘訣—高效能執行團隊

領導階層揭示了遠景並制定了明確的策略之後,管理階層乃至於全體員工的的責任便是組織高效能團隊落實執行力。首先,一位稱職的管理者不能只是關起門來以做好公司內部管理為職志,應該要以身作則親自到市場上與顧客、合作廠商直接溝通,傾聽顧客的聲音與意見,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市場、顧客的需要為依據的決策。所謂行銷導向,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市場和顧客的滿足為目標,因此公司研發的技術與產品必須符合市場的需要,在重視行銷的公司裡,由於經常進行市場調查、競爭者分析和顧客意見收集,高層主管也很積極傾聽顧客的抱怨,所以策略的擬定、產品的規劃都能與市場的脈動緊密結合。這種文化和機制常使這些企業的產品深為顧客喜愛,服務更贏得好口碑,公司的品牌便有了厚實的基礎。
制度的引導

其次,管理團隊要有系統地將企業發展國際行銷的決心有效溝通給公司每一份子,使各個部門、整個供應鍊的流程完善地整合在一起,讓企業的實務運作與市場、顧客緊密連結。品質稽核的制度引導企業往外看,重視顧客、重視市場的變化,由外在環境來思考公司應有的方向和策略。另一方面,明確訂定企業短、中、長期的目標,並且依循這些目標發展績效指標,嚴格評估人員的績效且予以獎懲,期使所有員工都能視行銷為己任,帶給公司更高之綜效。

當企業往國際市場發展時,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是我的企業、我的產品或服務在國際市場分工上計畫扮演什麼腳色?企業的形象與品牌定位又是如何?

建立品牌

台灣很多製造業公司累積了十分寶貴的製造經驗,研發的水準也很高,但是一談到自行以品牌行銷就缺乏自信,甚至有很悲觀的論點,認為台灣市場腹地太小,不可能蘊育出世界級的品牌。悅智公司認為這只是自我設限的觀點,根據去年美國商業週刊的百大品牌報告所列,台灣沒有任何品牌入圍,但是人口比台灣少的瑞典、瑞士和芬蘭都有世界知名的品牌進入百大,尤其是芬蘭的諾基亞(Nokia),品牌價值高達三百億美元,名列第六。建立世界級的品牌需要先有一個行銷導向的組織,有一些公司把行銷當成核心能力,即使自己不生產,品牌也名聞全球,Virgin(維京) 就是這種典型的公司。兼做製造的公司更需要向外看的行銷導向型的組織,才有機會與這些國際大品牌競爭。

其中,自有品牌又可分為工業性品牌與消費性品牌,對於以代工出發的成功企業而言,許多公司其實受惠於品牌價值只是企業不自知而已。在實務上我們不難發現,許多代工廠商就是因為在代工的過程中,於上下游塑造了極佳的企業形象,當他們開始發展消費性產品自有品牌時,很快就能在市場上建立口碑,例如華碩電腦、DBTEL手機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發展自有品牌之原則

第一,界定清楚品牌的目標顧客群 (Target audience) 為何 (Who)。同時要了解目標顧客的需求是什麼,趨勢為何 (What),再進一步因應目標顧客群的偏好、需求,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最適當之品牌連結。

第二,隨時對品牌形象進行檢視,對現狀有所了解,以知道目標顧客群是如何看待我們的企業與品牌 (How),在顧客的知覺中,我們帶給顧客的價值是否與預期的相符合?又這個價值是否超越競爭品牌帶給顧客的價值?諸如此類,企業對此都應有充份的掌握,以適時調整自己的品牌策略。

第三,「品牌形象的強化」一直是品牌發展策略中很重要的焦點,大致而言,可以透過品牌連結 (association) 或品牌溝通 (communication) 來加強品牌形象。市場上最普遍的作法是利用廣告來做品牌溝通,這確實是最強而有力的溝通方式,但往往必須投資龐大的廣告費用才有成果彰顯,因此廣告不見得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溝通方式。有些企業可以考慮直效行銷 (Direct marketing)的做法。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員工也可以是非常好的品牌溝通管道,每位員工都代表企業的品牌,當員工和外界接觸的同時相當於在做品牌溝通。因此企業內部必須有良好的教育訓練做為基礎,讓企業內部從上到下,每一個人對於公司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要有一致的認識和詮釋,如此才能做最一致與正確的溝通。

台灣公司在十分激烈的全球市場還有自有品牌的機會嗎?悅智公司認為機會永遠會留給有決心而且够聰明的企業,未來五到十年,台灣企業可以掌握兩個重要趨勢:第一是大陸市場的崛起,台灣具有地緣和語言等優勢,應可作為培養自有品牌行銷的機會;其次,網際網路和無線通信等數位科技正在改寫行銷的典範,當雅虎、戴爾等以網路快速進入新市場的模式已經證明新通路確實可行,台灣廠商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切入新市場,減少進入市場所需的時間和資金。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個案分析: 社群網站世紀大戰?



個案簡介:(引用自管理雜誌)
Facebook」已是全球使用人口高達八億的社交網站,但是近來新的社交網站「Bugle+」成立並崛起,吹起了開戰的號角。兩方不斷改版、互相模仿的競爭究竟是良性或過猶不及?對於使用者而言,使得人際經營更加便利或累贅?


有了使人與人間無限往復相連的「Facebook」,地球是平的。每一天中的每一秒,每個人的每位朋友,他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所有正在發生的事都能即時傳送,將他們的喜怒哀樂打包瀏覽、發言按「讚」,一半欣賞一半參與地,互相改變彼此的人生。


但是原本已經穩坐「改變全世界的社交網站」寶座的「Facebook」,最近遇到新崛起的對手「Bugle+」,情勢開始有些不利。原來「Facebook」雖然能使世界大同般地連通,但深淺交情不一的朋友、族群屬性不同的朋友都融為一爐,時間一久,有心經營深入人際關係者不免感到困擾;而過多的資訊與功能,造成了相對的干擾,在追逐訊息與使用功能的同時,生活更加便利,也更加複雜。


「Bugle+」看準了「Facebook」的這些弱點,將自己的社群網頁加入「分眾功能」,改變單一朋友的清單設計;並設計了純粹的使用介面,用心地擄獲了用戶的心。而因為有「Facebook」在前先開拓了市場,人們使用社群網站的習慣已被建立,也使「Bugle+」很快地增加使用人數,瞬間攻下市場上的席次。


「Facebook」趕緊以改版更新來補足弱點與強化優勢。其中改版的重點內容有「時間線」、「動態訊息整合」及「朋友即時動態輪播」等新功能,企圖建立「電子自傳」概念、更多更快地掌握訊息,以及最終成為一個全面控制人際網路的電腦系統。


雙方在不斷改版競爭中,也出現許多使用者吃不消的聲音——我們需要第二個相同的社交網站嗎?我們需要第二個不同的社交網站嗎?雙方的競爭對使用者的人際經營確實有貢獻,抑或是把複雜當便利,讓使用者眼花撩亂?如果你是顧問,會分別給「Facebook」與「Bugle+」,哪些具體的經營策略?

咨柏品牌觀點
如果我是這兩家企業的顧問,我會分別給以下的建議:
1. 給FaceBook的建議

不應混淆品牌定位:從品牌與消費者思考的角度,我會建議Facebook停止與原先服務差異太大的商品,因為這樣會讓原先的使用者對於這個品牌的定位更加混淆。Facebook就是一個社交網站的最受歡迎的『大眾化商品』,且是市場領導者,並不宜加入太分眾的服務,隨另一個屬性截然不同的競爭者(i.e., Bugle+)起舞。除了這不是一個市場領導者應該做的事情之外,也會讓自己的『大眾化』定位在消費者心中更混淆,自廢武功成為一個四不像的品牌。如同全球定位知名專家艾爾•列斯(Al Ries)與傑克•特羅(Jack Trout)提到︰每個成功的品牌都要有自己獨特的定位。做為一個市場領導者的Assbook,實不應該自廢武功,隨著一個定位與之不同(i.e.,分眾市場)的競爭者起舞。

建立副品牌或新品牌︰社群網站市場已經漸趨成熟,從市場的法則來看,分眾化是必然的趨勢。每個使用者皆有不同的身分(e.g.,工作、生活、交情不一的朋友),在不同身分下希望分享的朋友與資訊皆不相同,例如LinkedIn鎖定在專業人士的社群網絡,在專業人士的網絡下可能並不希望一般性朋友過度了解此網絡的資訊。建議Facebook應該建立一個副品牌(e.g., Facebook Pro.)或是全新的品牌去面對這競爭者,而不應該在母品牌Facebook下面增加功能去迎戰Bugle+,讓這個品牌成為什麼都有(all-in-one)卻什麼都不是的品牌。

模仿式的創新:我會建議Facebook在產品/服務並不需要完全模仿Bugle+,可在其原有的基礎上面去做創新(i.e.,模仿式的創新)。因為:a.分眾化剛開始的時候,消費者其實並未養成對於分眾介面的習慣,所以Facebook一味的去模仿Bugle+,只是會陷入另一個Me Too商品,市場上並不需要另一個Bugle+,若一味模仿,失敗的下場其實是可預期的;b.從過去產品創新的歷史看來,市場上最後存活的產品/服務都是藉由模仿式的創新,而非完全的創新。在這個分眾化的初期,唯有快速找出競爭者商品的優缺點,去了解消費者使用的不滿意之處,進而從此基礎上去改進甚至創新產品,才是因應分眾化競爭者的聰明辦法。

建立新組織單位︰原有的Facebook已經習慣了大品牌(mass market)的行銷手法,然而,面對新的競爭環境,小品牌(或說分眾品牌)的做法截然不同。很顯然習慣大品牌操作的品牌經理可能不太適合新品牌的操作模式。建議尋找新的品牌經理,建立一個新的專責單位(e.g.,專案),面對不同的主管,如此,新品牌才有新品牌的戰鬥活力,思維才能與競爭者相抗衡。

2. 給Bugle+的建議

持續的創新,以創新作為競爭優勢:可知道Bugle+在逐漸興起的分眾市場做得非常成功(連市場老大Facebook都感受到威脅),所以表示Bugle+目前路是走對了,走在了市場的趨勢上。然而,市場是日息萬變的,很明顯的,這分眾市場處於多變化,消費者仍在不斷尋找最適合的平台。我會建議Bugle+不能太過自滿,稍微成功就自認無敵,目中無人,應該要不斷挑戰自己,不斷創新,以創新做為公司的競爭優勢(例如Apple),讓競爭者不斷在後面追趕,找出更適合不同區隔市場(i.e.,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平台,推出不同的商品/服務以滿足不同區隔的使用者 (e.g.,專業人士、社團交友..等),讓各個區隔能夠獲得最大的市場認同,才會是Bugle+ 最佳的因應態度與策略。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101年經濟部新創事業獎開始申請了!

五大利多
一、 獎金多:每組前三名分別可獲30、20、10萬元獎金、獎座及獎狀。
二、 口碑佳: 協助新創事業獎打響知名度。
三、 補助多: 協助申請SBIR等研發計劃補助。
四、 資源多:協助取得創業融資或投資機會。
五、 商機多: 入選廠商可參加成果展促成商機媒合。




參選資格:

一、參選資格:民國98年7月10日(含)之後成立之新創事業


二、報名時間:101年5月15日至7月10日止 ( 以7月10日當日郵戳為憑 )

三、參選方式:請將參選資料親送或掛號郵寄至【台北市106羅斯福路二段95號6樓新創事業獎工作小組收】

四、第11屆新創事業獎申請須知可至下列網站下載填寫,或來電索取

(1)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0174&ctNode=549&mp=1

(2) 創業圓夢網網站 http://sme.moeasmea.gov.tw/SME/main/award/

五、洽詢專線:02-23660812分機174 / 323 何瑞先生 / 何其盛先生

(1) 第11屆新創事業獎申請須知 ( PDF )

(2) 第11屆新創事業獎申請表格 ( WORD )

(3) 創業履歷表 ( 輔導顧問申請 )

1. 網路下載表格。

2. 來電索取申請需知。

備妥參賽資料後及新創事業營運計畫書,寄至

台北市106羅斯福路二段95號6樓 新創事業獎工作小組收

洽詢電話:02-2366-0812

更多訊息,請連上網 http://sme.moeasmea.gov.tw/SME/main/award/index.php
或是洽尋咨柏品牌 service@adbo.com.tw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HBR品牌個案:成霖水龍頭自創品牌






成霖公司是台灣國際品牌之一。近來筆者在HBR的討論案例中了解到這家企業自創品牌的過程,與筆者之前談的企業主的價值觀(value system)有很大的關係,在這個案例中見證到了。成霖公司過去是專業的水龍頭OEM公司,幾乎是全亞洲最大的水龍頭供應廠商,每年的EPS(每股純利)也達到5元/股。然而,這家公司面臨了轉型 : 繼續做OEM or 自創品牌的重要選擇。當然這家公司繼續做OEM也是可以達到溫飽,但是卻面臨了 : 不做自我品牌,這就是最好的狀況了,未來只會更差,因為自己沒有主導權。

但是做品牌卻會對目前90%仰賴OEM的成霖面對自有品牌客戶的抽單。成霖公司面臨的併購品牌公司(i.e.,美國的Gerber公司)的抉擇,但是代價是必須付出很大一筆金額的費用來購併。一切的種種讓成霖有了很重要的抉擇 : 繼續做代工或是自創品牌?


最後的成霖決定購併這家美國品牌Gerber,並自創品牌(其實是品牌與代工並行)。 購併後的成霖在股價上面卻僅變成3元/股,但是營業額卻已經不是原先的成霖,快速成長的營業額。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成霖公司的價值觀(value),一個想要自創品牌,擁有掌控權的成霖,而不是受通路與品牌客戶操控價格與命運的成霖。這與筆者之前談的做品牌要遇到的勇氣(courage)與價值(value)很重要,要不然很容易會放棄。我記得成霖公司的創辦者說過:企業經營除了營利(profit)之外,就是成立企業的價值觀(value),最原始的初衷,而不是僅有獲利而已。


是的,若僅從獲利的角度(profit view),股東不太可能會同意併購Gerger與自創品牌,因為股價掉了一半. 然而,若事業經營全部都是從短期的股價來看 (這是現代所謂專業經理人,特別是美國式的專業經理人),那就不可能創造對人類有價值的事業了。品牌事業從成霖的例子看來就是一個很有勇氣的做法,若單純從股價上看並不是非常成功,但是從全方位來看(組織/營收/利潤/未來成長性)看來,卻可能是一個可參考的案例。


筆者近來看到這個案例,認為值得與各位企業主分享,所以個人一直認為做品牌需要比OEM事業更長的眼光,特別是企業主非常有遠見與執著的勇氣。所以筆者說做品牌不是必修,而是選修課。OEM並沒有比較不好,只是必須永遠隨牧草而居; 做品牌沒有比較棒,但是若企業的價值觀想要做,堅持往下做就會很適合,每種策略都有其優缺點,只是看各家企業與企業主的價值觀,如何選擇的問題,就像想吃米食或想要吃麵食,其實是喜歡與價值的問題(preference or valu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