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作品牌,先尊重人(刊載於2007年9/13中國時報論壇)

昨天(9/11)看到中國時報工商版的標題:品牌誤解的年代(作者:詹偉雄)『台灣希望2008』。筆者嚇了一跳,但也有些驚喜。上網去看這一個主題『台灣希望2008』才知道這個主題蠻具意義的,是近年少見的專題,充滿著對台灣的期待。

對這一個專題內特別有印象有二篇文章:一是劉維公副教授的「台灣品牌競爭力:成長背後的隱憂」;另一篇是詹偉雄副董事長的「品牌誤解的年代」。劉教授從品牌的消費社會面提出他對於現行品牌操作的表面化以及庸俗化認為是台灣品牌不能成功的最重要關鍵之一,是一針見血且具前瞻的觀察;劉先生對於目前台灣現實環境下(context)絕大多數企業對於品牌的誤解,提出了非常務實的看法。兩篇文章都從各自的視角(perspectives)提出為何台灣無法有國際競爭力,產生好的國際品牌的原因。

除了劉教授所說的三項偏差之外,個人認為對『人』的尊重程度 也是造成無法有國際品牌的原因之一。品牌是以消費者(顧客)為中心的(customer-centered),品牌是屬於消費者的,這也才是品牌的精隨(spirit)所在。在台灣,企業也好,政治人物也好,對於「人的尊重」(顧客、選民、閱聽者…)並不足,而這也可能造成無法有國際品牌的原因之一。試想企業是否曾將「顧客的需求」納入最重要的決策當中?政治人物是否在思考任何決策或行動之前,真正將「選民」的需求納入最重要的行事準則?相信都尚待改進。而這種對於顧客的了解及尊重(consumer-insight),或廣義說對人的尊重,卻是做為一個好的品牌不可或缺的態度。

心理學這門的「學問」源自西方,不管是消費者行為或組織行為學,西方國家都有正式的研究,長久以來就有重視的傳統;然而在東方,較無心理學研究的傳統。大凡有關人的心理都會被冠以「算命師」之類的巫師級稱之,是屬於失意的人才會去做的事情。然而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獎就是心理學家卡尼曼(Kahneman)得到,這是否就是東西方對於心理學重視的差異程度。而這種對於『人的重視傳統』也應該是影響一個企業,大至國家(政治人物)可能有好的品牌的重要因素。

謝謝中國時報『台灣希望2008』專欄。台灣談品牌太久了,都一直停留在表面的層次 (如美麗的廣告、包裝、熱鬧的活動…等),卻忽略了做品牌最重要的軟性『文化』的層次 (人的需求)。而文化卻是需要長期培養,也是最不容易模仿的,卻也是目前台灣短視近利環境之下,做品牌最被忽略的因素。顧客是聰明的(smart),永遠站在顧客端思考問題是做品牌最不可或缺的心態,也唯有對品牌有正確的思維,才能讓企業、社會、國家朝著正向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